琅琊新闻网讯 日前,央视《对话》栏目走进临沂市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村,揭秘五级书记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绝招”——

  这场《对话》为什么选在西墙峪

  群崮连绵,四野葱茏。行走在西墙峪村的“彩虹路”上,青山绿树与蓝天白云、山间泛黄的梯田相互映衬,老百姓的忙碌身影、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绘就了一幅别具一格的夏日田园画卷。

  村边小河,波光粼粼;台上对话,情深意切。来自全省的71位书记,围绕村支书选拔、一二三产业联动、乡村振兴连片建设等,谈做法经验、谋创新实践。

  山村西墙峪有何魅力让央视《对话》栏目垂青?这还得先从西墙峪村山乡巨变说起。

  西墙峪村,红色是底色,绿色是特色。西墙峪三面环山,小河绕村,6000亩林场郁郁葱葱,生态环境秀丽秀美;该村还是抗日堡垒村,200多名老百姓先后救治、掩护过320多名八路军伤病员,掩藏15万斤粮食,被誉为“山纵的好后勤”。

  “以前,仅一条3米宽的路与外部相连,村庄混乱、百姓散住。”75岁的西墙峪村民张传福提起过往都是无奈,谁不想生活好啊,村里卫生好,出门柏油路。

  改变,缘自王成成的到来。90后的退役军人王成成,报名参加了面向退役军人公开考选村党支部书记的考试,到西墙峪村任职,成为了一名“兵支书”。

  58岁的村民张贵仁说,“知道新来的书记是个‘识字班’,老百姓心里犯嘀咕,认为坚持不了几天就去城里了。”

  “坚决不能当逃兵!”,军人的信念引导着王成成坦然面对众人的质疑。她下决心从卫生整治、道路拓宽硬化做起,改变村庄面貌,赢得群众支持。

  在院东头镇的支持帮助下,通过与隔壁村置换土地的方式,西墙峪入村路拓宽到7米并铺上了沥青、变成了“彩虹”路。

  路畅通后,随之而来的是致富思路。立足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绿色资源优势明显的良好基础,西墙峪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精品民宿。王成成介绍,现在村里已经成立专业合作社,建成了12套民宿,今年五一假期期间爆满。

  跟游客一起来的还有嗅到商机返乡“三次创业”的张德法,前两次均因客源少,开办的农家乐最后都关门了事。“片区交通、环境连片提升,村貌翻天覆地变化,游客日渐增多,现在生意好太多了。”张德法说,今年初到现在,收入已经达到近15万元。

  西墙峪村的发展已经证明了,搞好一个村必须要有好的支部书记。“掐尖选”的王成成踏实为民、善于学习、思路开阔、工作有招,已成了全村致富的领航“头雁”。2022年,西墙峪实现村集体收入3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

  口袋富了,张贵仁也经常跟老伴到附近村里、镇上转转,偶尔还坐上公交车到县城逛逛。“‘走了一村又一村,好不容易找个新农村’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张贵仁说,现在柏油路串起各村,村村很整洁,家家有钱赚。

  张贵仁口中的变化正是临沂连片振兴“沂蒙乡村”的一个缩影。受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启发,我市以乡镇为单元,每年选取24个片区给予3亿元重点扶持,推进乡村振兴片区建设。

  目前,临沂村居面貌发生质变,经济发展模式发生转变,具有鲜明特色的“沂蒙乡村”成方连片,“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故事俯拾皆是:蒙阴县垛庄片区古泉村把好生态塑造好环境、好环境培植好产业,2022年实现集体收入182万元,实现了由普通村向远近闻名富裕村的转变;沂水县院东头片区四门洞村,盘活闲置土地房屋资源,全力打造人居环境,大力发展精品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游,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9万元……

  连片振兴沂蒙乡村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万元,增长6.8%,增速居全省前列。

  临报融媒记者 曹鹏飞 程洪芸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