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厉彦林先生作品系列之齐风淄火

作者:康有乐

笔者父亲年轻的时候,去过厉彦林老师的家乡去学习过。那时是莒南县厉家寨乡,现在都发展成临沂市临港区了。毛主席对厉家寨都专门批示过,影响非常深远,毛主席一生批示的乡镇很少很少,厉家寨有幸获得主席亲笔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个好例”,主要是农业大生产的时候,对当地党员干部团结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种种困难,整山治水,改造良田的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主席的批示件现在还珍藏在博物馆里,作为沂蒙精神的发源地之一,见证了那段战天斗地的激情燃烧的年代。彼时我的父亲去学习,就是各级都在号召发扬沂蒙精神,振兴沂蒙经济的光辉岁月里。父亲学习回来后,感慨很多,在赞叹厉家寨精神的同时,就在报纸上搜寻厉老师的文章,专门给我看,指明是哪一段,哪一事,让我好好学习,做个有能力,会写文章的人。我如饥似渴的读着,心里想着,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在那个时代里,除了豆腐块的新闻报道类文章,还有就是新兴的一种文体方式,叫“报告文学”,就是一种文学体裁的报告类宣传方式,兼有新闻报道和小说的特点。厉老师是这个新兴时代的引领者,读后热血沸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创业者,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后来到了我的女儿上学的时候,就有条件读到厉老师的书了,厉老师的书,散发着文采和墨香,读起来爱不释手。女儿读厉老师的文章,总是喜欢和我一块读,并且问这问那的,因为她出生就在城里,不可能有那种体会。但是,她通过阅读厉老师的文字,从字里行间读懂了那个时代,那个意境,我很理解她的心情。实际上,这等于是在三个不同的时代,三个有代沟的人,都分别读懂了厉老师文采飞扬的大世界。

厉老师新作《齐风淄火》,我复读完后,和女儿聊起来,触景生情,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话题。文章贵在启迪,贵在启智,厉老师的文章,贵就贵在启迪启智,读起来在和风细雨中大有酣畅淋漓之感,不仅有共鸣,还会有启发,“鱼”和“渔”兼而有之,读来都会兼而得之。单评《齐风淄火》这部书,就像历史的博物馆,时代的展览馆,人生的印象馆一样,博大精深,意境宏伟。

这是描绘淄博的集大成者,就如同一座博物馆。南兵军将军评《齐风淄火》,给出了两个范畴的文化现象。一个是“齐风”,就是对齐国文化的经典概述和描写;一个是“淄火”,就是对淄博传承和发展齐文化的典型文学报告。“齐风”大致是“举贤尚功”之风,“管鲍相交”之风,“稷下学宫”之风,“大商无算”之风,“有备无患”之风;“淄火”大致是“陶琉传承”之火,“聊斋再热”之火,“周村旱码头”之火,“焦裕禄精神”之火,“海岱书楼”之火,“马踏湖生态”之火和“肉串烧烤”之火。“齐风”是“淄火”的前提和源泉,“淄火”是“齐风”的传承和发展。这两个范畴的文化现象交相辉映,都呈现在厉老师一部书里,前世今生了然于胸,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是我们追根溯源的文化灵魂。

这是春秋战国的情景再现,就如同一场展览馆。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都在《齐风淄火》中得以体现。齐之所以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桓公通过改革和军事扩张,使齐国成为当时的强国。齐桓公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任用管仲为相,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逐渐强盛起来。他于公元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名士的纵横捭阖,宿将的战场争锋,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典故。这些典故在厉老师的《齐风淄火》中都得到一一呈现,并且都体现了时代价值,是我们寻医问药的一剂良方。

这是士农工商的清明上河图,就如同一场印象馆。士农工商这个词,第一次出自《管子·小匡》,管仲主要是强调这四类人是国家的基础,突出了这四类人的重要性。张择端在创作《清明上河图》的时候,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厉老师的《齐风淄火》从古代先贤开始,到现代文明,到当下社会百态,一直到火出圈的淄博烧烤,一步一步论述到我们的眼皮子底下,政治清明,文化清朗,生活清新,百姓清福,这就是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追求卓越的时代答卷。

因为“齐文化在三千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经过碰撞、交流和融合,穿越时空隧道,融入满天繁星,汇入中华文明主脉,推动中国历史,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早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所以,齐文化的一席之地不是偶然巧合,而是妙手所得,历史积淀所成。时至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早已“把中华民族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合起来,破解中国革命改革建设面临的问题,尤其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难题”,这一点毋庸置疑,并且在任何时候都忽视不得。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的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任务活动,使其具有超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每一位品味厉老师作品的读者,都感觉是进了一个大馆,看了一场大展,优飨了一场文化的盛宴,感觉到集大成,融历史,看今朝。齐风淄火,盛世高歌,对我们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繁荣,都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为歌者有其行,所以才挥剑论长风。笔者在《品读厉彦林先生作品系列之十,十字路》篇,在这篇习作的结末处,就曾经写过这句话。今天写到这里,是同样的感觉。我很想褪去这一身附庸风雅的潮气,有其心,有其行,唱一曲赞歌,以自己的一点绵薄,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中,浩渺如烟,长风当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