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厉彦林作品系列之寻味《海砂子面》的文学情怀、社会生活及现实意义

作者:康有乐


厉彦林的《海砂子面》是一篇饱含深情与生活感悟的散文,通过一碗海砂子面,串联起过去与现在,展现出独特的文学情怀,也映照出当前社会的生活方式,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从文学情怀来看,厉彦林对家乡、对母亲的情感在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笔下的海砂子面,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童年记忆与亲情的承载。作者详细描述母亲制作手擀面的过程,从和面、醒面、揉面到擀面、切面,每一个步骤都充满生活气息,展现出母亲的勤劳与能干,也让读者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与亲情的厚重。忆起母亲用面条汤泡煎饼,把面条留给家人,作者那份愧疚与感恩之情跃然纸上,这种对亲情的细腻刻画,体现出他对人性美好情感的珍视与歌颂,彰显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文中对儿时农村生活的描绘,充满了质朴的乡土气息,展现出作者对家乡深深的眷恋。无论是沂蒙山区农村贫困时期对美食的渴望,还是收新小麦后全家盼海砂子面的场景,都将读者带入那个特定的时代,让人们感受到岁月的变迁和生活的沧桑。厉彦林用文字为家乡留下了生动的记忆,体现出他对乡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这种对家乡的热爱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从当前社会的生活方式来看,文章形成了鲜明的今昔对比。过去,沂蒙山区农村贫困,吃饭困难,只有重要节日或来贵客时才能吃上水饺或面条,海砂子面更是难得的美食。如今,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汇聚一堂,人们在东夷小镇可以轻松品尝到各种美食。这种变化反映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然而,在物质丰富的当下,作者却发出“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却找不出什么好吃的食物了”的感慨。这表明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却有所缺失。尽管各种美食琳琅满目,但那种儿时纯粹的味觉体验和对生活的简单热爱却难以找回。如今的人们在繁华的都市中忙碌奔波,虽然生活更加便捷,但也渐渐远离了自然和纯真,失去了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知。

《海砂子面》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带来的便利时,不要忘记过去的艰苦岁月,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海砂子面作为过去生活的一个符号,承载着贫困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文章也呼吁人们关注精神世界的丰富,不要被物质的洪流淹没。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人们更应停下匆忙的脚步,去寻找那些被遗忘的美好,如童年的纯真、亲情的温暖、家乡的记忆、乡间的小路等,这些才是生活的真正意义所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