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人在博物馆,很想吃文物。怎么办?

在线等,挺急的!

“好吃”的陶瓷

清 像生瓷果品盘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粉彩像生果品高足盘 故宫博物院藏


唐 三彩西瓜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图中的大螃蟹、大桔子、大西瓜,可不是菜市场里可供选择的货品,而是陈列在博物馆中的珍贵文物。它们并非真正的食物,而是陶瓷制品。

真咬一口,下场就是牙齿崩碎、十年铁窗泪。

而这些奇特的瓷器,有一个共有的名字,叫做像生瓷。

像生瓷,顾名思义,是指模仿生物的瓷器,有时也特指模仿花果类或动物形象的瓷器。

宋代《梦梁录》最早提到“像生”一词,便是和花果联系在一起。

果子局,掌装簇饤盘看果、时新水果……像生花果。 吴自牧《梦粱录》

左:唐 三彩南瓜 临潼博物馆藏

右:唐 三彩西瓜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上图中的三彩南瓜与西瓜是较为罕见的象生食物唐三彩,都属国家一级文物。

三彩南瓜现藏临潼博物馆,由唐代耀州窑生产,造型逼真,施釉匀称,工艺精湛,整体大气又古朴。

此瓜出土于唐代庆山寺地宫,被发掘时宝帐前摆着三件供盘,中央盘中供奉的就是这件三彩南瓜。也是这个南瓜的发现,彻底打破了传闻中“南瓜不献佛”的说法。

三彩西瓜外观呈圆形,上端略小,瓜盘连体,蒂落与花落之间用绿釉画出瓜皮的纹理,整体形象非常生动。

有趣的是,该瓜自1991年8月在西安东郊田家湾被发现后,就一直争议不断。

1991年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西瓜自五代被引进,三彩西瓜一出现,好家伙,直接刷新了两三百年的记录。

专家们面面相觑,十分纠结。

为什么纠结?

因为这个瓜并不完全“干净”,它不是通过正规考古发掘出土,而是1991年派出所破获的一起倒卖文物案中的“赃物”。案犯交待,其出土于西安东郊田家湾的一座唐代古墓。但考古人员赶到现场时,却发现古墓已经被推倒。

略显可疑的来路能否成为改写西瓜历史的重要证据,专家们不敢妄下论断。

到了清乾隆时期,我国制瓷技术达到历史顶峰,可以随心随遇地仿烧各种物品。

大量生动传神、足以以假乱真的“像生瓷”被生产出来。

下图的两件果品盘是此时期极为卓越的作品,它们专为宫廷生产,是高级陈设和观赏品。

清 粉彩像生果品高足盘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像生瓷果品盘 故宫博物院藏

这两件果盘中,有核桃仁、桑椹、樱桃、荸荠、石榴、桔子、枣、白果、螃蟹、荸荠、荔枝等多种食物,酷似原物,真假难辨。

凑近了看,更能感受到细节到位,石榴的光泽感、核桃壳的褶皱、桔子的明暗色彩都刻画得很传神。

比起唐代的像生三彩,这两件作品似乎已经超出了陶瓷的审美范畴。它们用标新立异的炫技方式,展现出了乾隆时期登峰造极的瓷器工艺。

“好吃”的玉石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三宝中有两道都是“玉石美食”,一为翠玉白菜,一为东坡肉,一荤一素,搭配均衡。

清 翠玉白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肉形石“东坡肉”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翠玉白菜由一个完整的翠玉雕刻而成,白色雕刻成菜帮,绿色雕刻成菜叶,菜叶之上,还雕刻了蚱蜢和蝈蝈。

在清代,白菜代表清清白白,蝈蝈寓意多子多福,因而翠玉白菜也就成为绝佳的嫁妆选择。据传,这件翠玉白菜是光绪瑾妃的嫁妆。

清 翠玉白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所谓“东坡肉”,则是外形酷似红烧肉的玉石雕刻。

据清宫记载,这块东坡肉出自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在清康熙皇帝时,由地方官进贡送入皇宫。

这块天然肉石,肉皮、肥肉、瘦肉层次分明,色泽诱人,连肌理与毛孔都细腻又逼真,明明是石头,却又好似散发着肉香。

清 肉形石“东坡肉”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东坡肉”还有一块姐妹石“东坡肘子”,现藏于河北张家口博物馆。2014年,该石赴台参加“海峡两岸赏石文化交流展”,因品相绝佳走红,摇身一变,成了“中华第一肉石”。

这块肘子造型生动逼真,集齐了真肘子的皮、膘、肉、骨、毛五要素,皮色焦黄,脂肪细腻,肉质红润,确实担得起“中华第一肉石”之称。

清 肉形石“东坡肘子” 河北张家口博物馆藏

“好吃”的象牙

台北故宫博物院有翠玉白菜镇院,河南博物院则有象牙白菜镇院。

象牙白菜,论起逼真程度,比翠玉白菜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叶子嫩黄,叶脉脉络清晰,就连叶片伸展的姿态都很传神。白菜上,还点缀有一朵鲜嫩的雏菊、一只红色瓢虫和一只蝈蝈。

清 象牙白菜 河南博物馆藏

图源:AcFun弹幕视频网 《古董超有趣》

河南博物院还有一件水灵灵的象牙萝卜,同为镇院之宝。

萝卜长约为27厘米,颜色为新鲜的红色,根部渐变为白色,萝卜须上刻画出没洗干净的泥土,萝卜叶上趴着一只蝈蝈,连其腿上的绒毛都表现得非常真实。可见雕刻之细节、技艺之精湛。

清 象牙萝卜 河南博物院藏

图源:河南博物院官博视频截图

聪明的读者已经发现,果品盘产自清朝,翠玉白菜产自清朝,肉形石产自清朝,象牙白菜也产自清朝。

怎么又是你,大清。

其实,清朝盛产仿生制品并非巧合。

审美上,清朝的书法、绘画等都有求奇的倾向,陶瓷、雕件等工艺品亦追求标新立异,出现大量仿生制品也就不足为奇。

技术上,经过几千年的积累,清朝很多工艺技巧都达到了顶峰,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去生产逼真的仿生品。

正如牙雕工艺经历六七千年的发展,到清朝日臻成熟而达鼎盛。乾隆以后流行刻缕染色象牙雕件,多采用写实手法,造型上力求生动逼真。象牙白菜和萝卜也就应运而生。

最赞回答

发表于2021年 网络

“别吃了。要坐牢的。”

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