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国家话剧院推出线上演播品牌 数字演艺加速“奔跑”

本报记者 郑 娜  国家话剧院演员在《英雄时代》里奉献精彩表演。  国家话剧院演员在《英雄时代》里奉献精彩表演。  《英雄时代》中的九宫格魔方式楼体结构舞台。  打开视频网站看影视剧,走进剧场看话剧,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你试过打开视频网站看话剧吗?近些年,随着数字技术迭代和文化数字化发展,包括话剧在

济南非遗“研学基地”创建工作组一行走进章丘区调研、评估

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是对非遗保护工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对于今后非遗保护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工作原则、主要目标,为非遗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求“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力量”。

落户上海 国内首家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正式开放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的发祥地和全国出版重镇,列入中国近现代学术名著的千余种图书,近95%为上海出版,百年以来,上海新闻出版群星闪耀,大家辈出。建设一座与光辉出版历史和地位相称的新闻出版博物馆是几代新闻出版人的夙愿,经历了20年的筹备,国内首家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于今日6月30日起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周家嘴路3678号。建筑面积1

中国文物出境展览走过50年

图为展览展出的展品。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供图图为展览展出的展品。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供图本报电(邱煜雯)日前,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办的“光辉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50周年纪念特展”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展览馆拉开帷幕。展览由序厅、“光荣使命,破冰前行”“继往开来,走向世界”“踔厉奋发,时代新篇”和尾声组成,以数据、图表、照片、实物等多种形式,回顾中国文物出境展览走过的5

学习剧场”系列戏剧演出在京上演

  6月14日,演员在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表演。  当日,由北京市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和北京市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打造的“学习剧场”系列戏剧演出(第一季)在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上演。演出以沉浸式、参与式戏剧的形式呈现,围绕“庚续精神血脉,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在寓教于乐中赓续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型原创话剧《孔子》在渝精彩上演

10月23日、24日晚,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品、山东省话剧院创排的大型原创话剧《孔子》在重庆大剧院精彩上演。“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幕幕震撼的场景受到重庆观众的热捧与好评。  话剧《孔子》突破传统话剧的表现方式,大胆运用“构成”的戏剧样态谋篇布局,通过“君子”“进退”“为政”“去国”“见南子”“困境”“渡河”和“彼岸”八幕,串联起孔子参政进谏、

西安博物院推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提升公益效能——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本报记者 张丹华  图①:观众在西安博物院参观。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图②:展品鎏金嵌料鹰饰件。  图③:西安博物院小雁塔。  图④:西安博物院外景。  图⑤:展品秦高足玉杯。  图⑥:展品唐代仕女俑。  图②至图⑥均由西安博物院提供

“2023丝绸之路周”推出敦煌主题大展

新华社杭州7月12日电(记者冯源)“都护西域骑都尉”,这枚记载有官职的汉代简牍见证了近2100年前,西汉中央政权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行使国家主权的重要历史。这件简牍千里迢迢从甘肃来到浙江展出,还见证了一段历史佳话: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家乡就在如今的浙江。  据史料记载,郑吉是会稽山阴人,此地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他从普通士卒起步,在西域立下大功,后被朝廷封侯。对于郑吉的贡

明代御窑出土瓷器特展开幕,恭王府乐道堂展厅迎“首秀”

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明代的花盆、蟋蟀罐、鸟食罐长什么样?今天,“四时花开——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明代瓷器恭王府博物馆特展”在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展厅开幕,这也是乐道堂展厅的首次亮相。明代御窑出土瓷器特展开幕,恭王府乐道堂展厅迎“首秀”。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联合主办,展出景德镇御窑遗址发掘出土并修复的明代花卉主题瓷器99件(套),其中不乏孤品和珍品。展览

原始先民的“豪宅”原来是这样的

蒙城尉迟寺遗址位于蒙城县许町镇毕集村,距今约4800-4300年,遗址分为两期:一期为大汶口文化,二期为龙山文化。尉迟寺遗址一期文化的发现确立了大汶口文化一个新的地方类型——尉迟寺类型。那你知道蒙城尉迟寺遗址都有哪些重大发现吗?尉迟寺遗址聚落复原图原始先民的“豪宅”遗址以红烧土广场为中心,分布大汶口文化时期大型红烧土排房14排73间,龙山文化时期房址8间,发现大量灰坑、祭祀坑以及墓葬、儿童瓮棺葬等

沂州古韵 文脉流长——首届临沂晒书节启幕

5月22日,由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临沂市图书馆、沂水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沂州古韵 文脉流长”首届临沂晒书节启动仪式暨古籍保护专题培训在沂水县院东头镇峙密山居举办。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勇慧,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岳伟,沂水县政府副县长王海娟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同时出席活动的还有临沂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刘艳春、临沂市图书馆馆长诸葛祥途、沂水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雪

黄河流域发现百万年连续古人类文化遗存

本报西安7月10日电(记者龚仕建、张丹华)在近日举行的“盛世中华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启动仪式上,陕西省文物局发布了陕西黄河流域旧石器时期考古发掘研究的最新成果。  据介绍,2021—2022年,在南洛河流域首次通过考古发掘揭露出厚达24米的地层堆积物,发现了距今110万至3万年左右长达百万年、基本连续的古人类文化遗存;2019—

先睹为快!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 一大批文物首次亮相

圈粉无数的三星堆又有新消息三星堆博物馆新馆7月27日起试运行不少“堆圈”明星首次亮相一起去看看新家和住户都长什么样三星堆再上新!等你来打卡△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外景。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面积5.44万平方米展陈面积2.2万平方米展出文物1500余件(套)△园林景观融于其中,让园区仿佛一个生态公园。△新馆内景。△新馆内景。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首次展出文物近600余件(套)一起看看 谁最让你心动!先睹为快!三星堆

从象牙权杖到神王雪糕,上博考古展呈现江南古人的巧与萌

良渚遗址,是本次杭州亚运会的火种采集地,也是实证中华文明史的重要地点。上海博物馆近日推出“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聚焦距今5800年到4300年的长江下游地区。这是继去年举办“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之后,“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第二个展览。这也是国内首次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长江下游史前考古文明大展。展品汇聚全国19家博物馆、考古机构珍藏的出土文物358件,其中,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