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戏曲创新 从源头活水到海纳百川

戏曲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市场价值越来越被重视。广大戏曲工作者不但努力保护、传承戏曲艺术,也在为戏曲艺术融入社会、表现生活不懈努力。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借助现代营销手段和传播方式传播戏曲艺术、用跨界融合的创作理念进行艺术尝试,已经成为不容小觑的新兴力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下,如何坚持戏曲艺术守正创新,更好地与时代、与年轻人接轨?这是需要深入探讨

中国节日 & 节气

小暑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端午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芒种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艺术展现愚公移山故事

朱悦华  音乐剧《愚公移山》开场,一曲《我是愚公》一下抓住了观众的心。王屋山莽莽苍苍起中原,站在白云之下、济水之源的老愚公呼之欲出。前不久,该剧在中央歌剧院首演,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被打造成100多分钟的舞台说唱表演。  音乐剧《愚公移山》以丰富想象力,打破时空界限,将神话、历史、现实相互融通,编织了一个多线并行、容纳古今的故事结构与艺术空间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呈现中华文化大餐

新华社↑6月27日,在曲阜孔庙,工作人员在展示拓片制作。当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期间,曲阜孔庙再现开城、开庙仪式,并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演,为中外与会嘉宾和游客呈现了一道文化大餐。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6月27日,在曲阜孔庙,工作人员在开城仪式上表演。↑6月27日,在曲阜孔庙,嘉宾和游客在聆听孩子们诵读《论语》。↑6月27日,在曲阜孔庙,工作人员在开城仪式上表演。↑6月27日,参加

上博特展聚焦长江下游早期文明

博 文  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鹰。  孙路遥摄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反山遗址出土的玉琮。  王 初摄(人民图片)  观众欣赏上海市青浦区福泉山遗址出土的象牙权杖。  王 初摄(人民图片)  近日,“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年轻人为何爱上博物馆?

  当前,年轻人中“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年轻人分享打卡博物馆的体验,线下打卡展览、线上云逛博物馆成为年轻人的一种休闲、社交、生活方式。  某短视频平台《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中显示,00后中爱看博物馆相关视频的人,相较其他年龄占比更大。据有关平台统计,关注博物馆信息人群中,18~30岁的总占比近50%。  除了线上密

西安城墙:数字技术护航游客和文物安全

西安城墙信息中心可进行全方位检测说起陕西西安城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古老”,它于1961年就成为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古老的城墙增创了新的体验场景,成了游客必打卡的景点。去年10月,2022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十佳案例公布,西安城墙管委会“数字化助力西安城墙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入选。2021年,西安城墙入选国家第一批文物预防性保护试

5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五年累计游客1.46亿人次

4月18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发布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2018-2022)。根据报告,五年来,5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累计游客达1.46亿人次。4月18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发布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2018-2022)。根据报告,五年来,5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累计游客达1.46亿人次。五年来,公布挂牌的5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法规制度不断完善,文保规划稳步推进。55处公园中

平邑县马家峪完小社团教学成果展示

近日,平邑县马家峪完小一幅“蒙山之美”书画长卷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也缓住了家长们的脚步,他们纷纷驻足观看。面对书画长卷,有家长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原来马峪完小有这么多精品社团,孩子在学校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学得一种才艺,真是不错。

济南非遗“研学基地”创建工作组一行走进章丘区调研、评估

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是对非遗保护工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对于今后非遗保护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工作原则、主要目标,为非遗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求“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力量”。

京津冀三地民乐团合奏民族交响诗《大运河》

这是6月14日拍摄的演出现场。当日,作为首届天津音乐节期间的重要演出之一,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北京民族乐团、河北民族乐团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合作演绎民族交响诗《大运河》。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这是6月14日拍摄的演出现场。当日,作为首届天津音乐节期间的重要演出之一,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北京民族乐团、河北民族乐团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合作演绎民族交响诗《大运河》。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这是6月14日拍

学习剧场”系列戏剧演出在京上演

  6月14日,演员在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表演。  当日,由北京市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和北京市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打造的“学习剧场”系列戏剧演出(第一季)在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上演。演出以沉浸式、参与式戏剧的形式呈现,围绕“庚续精神血脉,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在寓教于乐中赓续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齐白石家族传承艺术展将于6月17日在临沂大剧院开展

琅琊新闻网讯6月17日,“五世同堂”——齐白石家族传承艺术展将在临沂大剧院开展,齐白石真迹《虾蟹图》《双寿图》等作品亮相临沂,让临沂市民可以走近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走进齐派传承艺术的画卷。  据了解,“五世同堂”——齐白石家族传承艺术展是齐家五代后人的艺术创作作品首次齐聚临沂,也是齐白石真迹作品首次在山东省展出,展品类型丰富,囊括齐白石及其后人诸多作品,其中不乏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