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临沂市临沭县探索实施“双社联合”农业发展新模式,在沂蒙大地上书写“谁来种地”“怎 么种地”的时代问答,成为临沂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成果之一。这一年来——

  “双社联合”带来了啥?

  琅琊新闻网讯 芒种到,麦子黄。6月9日上午,临沭县青云镇卢官庄村西,一台台联合收割机驰骋在金黄色的海洋里,劈开麦浪,滚滚前进。

  “村西这1200多亩小麦连成了片,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和金丰公社统一管理,打药、浇水、施肥特别仔细,所以亩产都在500公斤以上,比村民自己种的地每亩多打100多公斤。”卢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卢洪本站在地头,看到今夏小麦丰产已成定局,这一年来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

  当前,户多地散、种地人少的现状已经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拥有947万亩耕地的临沂,如何打破土地资源分散这一主要瓶颈,解决发展中的“种地”难题?

  2022年,临沭县探索实施的“双社联合”发展新模式,就是近年来临沂市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成果之一。一年时间,“双社联合”是否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益、企业增效”的目标?临沂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模式能否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发挥突出作用?在夏粮收获的时节,记者再次来到临沭县寻访答案。

  丰产:

  一亩多打几百斤

  6月9日上午11点,在卢官庄村办合作社,一辆辆拖拉机不时开进院内,卸下一车车金黄的麦粒,已经快要将院子堆满了。

  “今天金丰公社调来了10台收割机,一天就能把村西的麦子全收完。过一会儿,鲁南国家粮食储备库就要来拉麦子了。”卢洪本一直忙着收割小麦,嗓子都快哑了,但精神头却很饱满。“因为我们的麦子管理好、质量好,每公斤收购价比市场价贵好几毛。”

  2022年3月,负债近150万元的卢官庄村,与临沭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沭金丰公社)签订了“双社联合”的合作协议:该村1560多亩耕地托管给临沭金丰公社,在保障农民土地每亩每年800元保底收益和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所有收益由农民、农服组织、村集体、合作社按照2:3:3:2的比例进行分红。

  对于这份村集体和村民能占七成收益的“种地”协议,卢洪本非常满意。这一年跟临沭金丰公社的合作,也让他和村民们真切体会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好处。

  “今年开春以来,金丰公社给麦地打了7次药,有防虫害的,也有增产的。打药用的是飞机(无人机),上千亩地一会儿就打完了。”74岁的卢官庄村村民王子运告诉记者,他自己种了3亩小麦,田间管理根本不能跟公社比,今年每亩地收成不到400公斤,比托管给公社的少收了100多公斤。王子运说,等到秋天,他也要把这3亩地交给公社种。

  前几天,临沭街道孙岭村与临沭金丰公社合作的280多亩小麦喜获丰收。“我们村都是薄地,粮食产量不高。今年,金丰公社种的小麦亩产达到350至500公斤,和之前亩产只有200多公斤相比,产量真是差太多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孙同乾说。

  升级:

  农场也能变“工厂”

  今夏土豆收获期,正巧跟小麦收获期撞在了一起。从6月4日开始,郑山街道新村、朱果村、小庄子村等村的村民都忙得不可开交。上千亩土地上,一个个装满土豆的白色袋子排列整齐,等着被货车运走。

  “每个袋子能装620公斤土豆,一亩地需要5个袋子。”站在小庄子村土豆地旁,临沭县金乐客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金乐客合作社”)理事长窦金宝向记者介绍,今夏土豆也是大丰收,每亩地能收3250至3500公斤土豆,“小庄子村和前朱果村这片地连在一起有1200多亩,用了8台土豆收获机和430多名工人,预计3天能收完。”

  在郑山街道,金乐客合作社与周边多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流转土地5000多亩发展土豆种植,成为世界500强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之一。

  流转土地前,郑山街道这些村的土地都做了土壤检测。“土豆整个种植过程都有专业技术员指导,实现了数字化灌溉施肥、节能用水、低毒用药等。”窦金宝说,先进的种植技术带来高产量和高收益,一年两季农作物,春种土豆、夏种玉米,金乐客合作社一年创收七八百万元。

  与金乐客合作社联合的几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如和平村的丰平农业种植合作社也是收获满满。“金乐客合作社流转了我们村的1000多亩地,村民每年可收入110多万元,村合作社年收益10万元左右。”和平村党支部书记班彦晓告诉记者,村里准备与周边村的合作社进行多社联合,与金乐客合作社在用工、机械租赁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借助于金乐客马铃薯种植基地的原料优势,百事食品在中国的第9家食品工厂——百事食品山东生产基地项目也正式落户临沭。该项目首期规划投资4.5亿元,预计2024年9月投产,建成后年满产生产能力将达到2.5万吨。

  “这就意味着工厂每年购买25万吨原料土豆,差不多要8万亩土地才能种出来。”窦金宝说,金乐客合作社今年将把种植基地扩大到1万亩,同时带动周边乡镇乃至县区种植土豆,“我们已经在郯城、莒南、兰陵等县发展种植基地了。”

  “这也是临沭土豆产业从‘田间’到‘工厂’的巨大跨越。”临沭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绍龙介绍,百事山东临沭工厂和土豆农场不仅为临沭创造数千个就业机会,推动当地农业转型升级,还能助推全县包括食品产业在内的轻工业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增收:

  种粮同样能致富

  连日来,临沭县青云镇刘屯村像过节一样热闹,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正积极动员村民以土地入股,开展大田托管。6月7日,山东省供销现代农业发展集团临沭分公司与该县部分镇街签订了合同,即按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土地托管”的“双社联合”模式,进行土地托管合作。

  6月9日下午,记者赶到刘屯村委会时,村民们正陆续带着土地确权证到这里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然后喜笑颜开地带走了第一年的土地流转费。“一亩地一年流转费800元,再加上200元的二次分红,我们提前付给村民,不让大伙吃亏。”刘屯村党支部书记刘贵根说,卢官庄村与金丰公社的“双社联合”,让他们看到集体增益、农民增收的大好前景。

  “这一季小麦下来,卢官庄村集体收益最少能有40万元。”临沭金丰公社总经理董书通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除去土地流转费和生产成本,卢官庄村每亩小麦纯收益在300至400元之间,其中七成收益归村集体和村民,村集体收入30万元不成问题。“我们还种了200亩黑麦,效益会更好。”董书通说,这还没有算上秋季玉米、大豆那一季收入。

  正是看到了“真金白银”,越来越多的村子加入到“双社联合”的阵营。“我们去年合作了8个村庄,托管了4000亩土地,明年合作的村子能扩大到30个以上,托管土地能增加1.5万亩。”董书通告诉记者,农业社会化服务已成为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的有力措施。

  “2023年的夏粮生产,我们正在进行测算。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在降水较往年明显偏少的情况下,‘双社联合’试点村托管土地普遍增产20%以上,村集体收入也都达到或者超过预期目标。”临沭县农经中心主任解学涛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临沭县实施“双社联合”模式的村达到18个,托管土地2万亩,“有了今年的丰收,明年实施‘双社联合’的村庄和土地将会大幅增加。”

  临报融媒记者 王珊珊 秦承军 通讯员 陈秀焘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