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厉彦林先生作品系列之 《读先生散文  感父爱如山》


作者:康有乐


“父亲默默无闻,宁愿自己吃苦,做千万件好事也不吭一声的行动,在我心里垒砌和树立起人生的标杆!”

——厉彦林 

读厉彦林老师的散文作品,心里始终都感觉热乎乎的。尤其是《父爱》这篇精品文章,年代感、情境感更加强烈。比如,描写父亲的疼爱,通过在寒冷的冬天,父亲为他披上厚棉袄的温暖场景,一下子就豁然高大起来了。通过描写收割麦子时多割两垄的场景,一下子就诠释了什么叫父爱无言。通过父子俩喝两盅的场景,把父子之情体现的淋漓尽致。对父亲的了解,对父爱的感触,对乡下生活场景的点滴记忆,均汇聚在厉老师的笔下,柔软细腻,绵延不绝,与其说是写文章,倒不如说是和父亲之间的对话,把自己对父亲的深爱一股脑儿倾诉出来,也是爱的宣泄。笔者想,“下笔如有神”,就是说的此情此景吧。

父亲的经历多,难以用三言两语说清楚,讲明白。作者用留在记忆深处的清晰场景,说起来朴实无华,读起来流畅自然。但是,父亲那种坚强、伟岸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萦绕脑海,深驻心间。身处沂蒙山腹地的父亲,是乡下的一方暖阳,他用坚实的臂膀,扛起了家庭和事业的双重重担。这种责任和担当,是一位父亲最无言而又最优秀的展现。

父爱的表现少,难以有华丽的辞藻来刻画,来描述。但是每一位做父亲的,都要用心体会,并且都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作者用自己三两个亲身的体会,就把沂蒙父亲的质朴和善良,一件一件陈列出来了。因为在往日的农村,不可能有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尤其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亦或是在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的上一个世纪,那是一个种地远胜于读书的年代。就那么一个艰苦的岁月里,作者的父亲读过解放区的书,因为变故和苦难,没有能够继续读书,这种勤奋、用功的品格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所以说,父亲是村里的“秀才”,并且担任着村里的会计和信贷员,这是一个既需要识文断字,又需要吃苦受累的活计,父亲肯定付出了远胜别人的辛勤和汗水。从这一点上,我们读懂了,父亲为家庭的事,为集体的事表现出来的冷静、从容和平淡,远胜于当今时代的高智商和高学历。大家都知道,农村是最讲究乡情,重视伦理的地方,父亲以热心赢得了乡亲的口碑,以平常之心换来了村民的诚心敬重。这种父老乡亲之间的平凡可贵,至诚善良,点燃着农村人特有的乡下情怀,并且代代传承,薪火相传。

读完厉老师的《父爱》,相信很多人都想把这份心情表达出来。但是,很少有人能够以厉老师的这种笔触,通过父亲的具体事迹,把父爱表现的如此深沉、厚重和细腻。

笔者生活在农村的山区,群山当中,祖祖辈辈开垦出几块薄板地”,在那个全家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吃上“国库粮”的年代,作为地地道道,老实本分的农民,生活的更加清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生活,就是靠天吃饭,和农时、农事密不可分,艰辛生活磨平了太多人的棱角和雄心,渐渐习惯于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谁也不想,也不曾去改变。我的父亲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记性特别好,村里哪块土地有多大亩数,是什么土质,适合种什么庄稼,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如同一位敬业的农艺师。地在他手里种的是最恰当的,“跟地可不能把扒瞎话”,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正因为如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家乃至全村的有限的土地,每每在父亲的辛勤劳作下,是周边乡下收成最好的。学生上学看成绩,农民种地看收成,这就是硬道理。所以,从那时起,我就有一个朴素的理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走出大山去,爬出大山的牛蹄窝窝去,一定要当上工人,吃上“国库粮”,就是那种可以按月领工资,按月领粮票的“公家人”。很多年过去了,当时光抻长了岁月,谁也不能逃脱时间的雕刻,肆虐。父亲也早已从意气风发的青壮年,步入了耄耋之年。我知道,父亲已不再年轻,但唯有目光一如既往地坚定,沉着。他度过苦难的时日,经受着过往岁月的洗礼,曾有多少往事,多少磕碰,多少磨砺,都在父亲的努力下,一如既往的平坦,消弥于无形,面对任何困难,都从容,淡定,穷尽一切办法把事情去做得好,做得透。

这一点,我们每一位做父亲的,以及未来做父亲的,都要用心去体会。

“父爱的深沉与厚重,就蕴涵在平淡如水的现实生活中,只有用心去品味,才能感受到,并由此真正读懂人生。”最后,以厉彦林老师的感悟来定义父亲,感受父爱,释读人生,真是最恰当不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