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这年头,谁还买票逛景区啊?

2023年的淄博,活成了一种现象:媒体们为它掀起论战,流量网红抢票涌入,无数好奇者也想一探究竟。仅在“五一”假期,淄博站到发旅客就超过了48万人次,这个数字几乎是淄博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在涌入淄博的人群里,不仅有赶热度的券商食品饮料研究员,还有沈阳、河北乃至山东本地一众官员,前来学习取经。调研团频频到访的背后,折射的是旅游市场正在发生的新变化:在过去,假期旅游市场几乎只有国家挂牌景区的独舞;而如今从

“最火”端午即将来临?毕业游将迎高峰 2小时出游圈受欢迎

央广网北京6月12日消息(记者 宋雪)随着高考结束、暑期临近,今年的端午假期或将延续“五一”旅游的火热情况。毕业游将迎来高峰,长线出游需求将加速释放,2小时出游圈大受欢迎。避暑纳凉出游正当时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国内长线游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根据途牛旅游网数据,国内长线游出游人次占比为59%,其次为周边游和出境游,出游人次占比分别为28%和13%。途牛旅游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选择国内长线游

文旅资源大省相继召开旅发大会 释放了哪些市场信号?

今年6月以来,新疆、江西、山西、河南、黑龙江等文旅资源大省相继召开旅发大会。旅发大会密集召开的背后,释放了哪些市场信号?聚焦疫后文旅消费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在供给侧创新方面,旅发大会的召开对于区域文旅高质量发展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疫后文旅市场复苏势头强劲  2023年是旅游行业复苏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都在抢抓文旅行业恢复发展的黄金期。据文旅部数

上海乡村咖啡馆越来越多,一杯“村咖”品出了什么?

作为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在上海市区,风格迥异的街头咖啡馆随处可见。而近年,越来越多的乡村咖啡馆从沪郊田间地头“长”了出来。第三届上海咖啡文化周于5月20日至6月2日举办,在这个美好的“咖啡季”,记者走访了上海几家乡村咖啡馆,品味乡野咖啡的独特韵味。傍晚时分,闵行区浦锦街道丰收村内,陈家宅河缓缓流淌着,河边的黄鸢尾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十分温柔,河右侧的几栋现代建筑与村居相比稍显“格格不入”,其中一

中国中小城市旅游从“出圈”到“出彩”(专家解读)

█ 受访专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 宋昌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厉新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日前报道称,山东淄博的烧烤视频在社交媒体爆红后,近期该市旅游的受欢迎程度呈现井喷趋势。目前,中国及国际研究者都在关注,中小城市旅游热能否推动中国实现消费主导型增长。  《纽约时报》近期也关注到,由于淄博烧烤“火出圈”,该工业城市最近成为中国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如今,

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表彰决定,对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作品进行表彰。授予《齐白石》等15部戏剧作品、《流浪地球2》等12部电影作品、《问苍茫》等16部电视作品、《陶三圆的春夏秋冬》等10部网络文艺作品、《禾下乘凉梦》等10部广播剧、《天山放歌》等12首歌曲、《习近平走进百姓家》等15部图书和《习近平经济思想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等15篇理论文章,共105部作品“

景区对商拍加强管理确有必要 但不应一禁了之

近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劳动人民文化宫等地叫停商业性拍摄后,颐和园等景点也表态将加大对商业性拍摄的管理。这些景区景点禁止商业性拍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出于保护古建筑和文物的目的,防止拍摄设备一不小心误伤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二是出于安全管理的需要,商拍有时会长时间占用参观通道和公共空间,不仅妨碍其他游客游览拍照,还可能造成拥挤,带来安全隐患。商拍怎么成了热门生意?景区的“出片”效果本来就好,如果再有

“国际范儿”山东如何更“city”?

  入境游的“暖风”,吹到了山东。  近段时间以来,得益于不断优化的签证政策和便利中外人员往来的系列举措,山东入境游市场被点燃。大量外国游客来到齐鲁大地,打卡美景、品尝美食,感受生动、便利、真实的山东。  随着外国游客不断增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向山东文旅系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让来鲁游客爱上山东,进而吸引更多外国面孔? &em

暑期旅游将过半,旅游市场释放出了哪些新信号?

新华网北京7月31日电(韩怡呐)景区一票难求、导游分身乏术、敦煌再现堵骆驼……虽然“高温炙烤”模式席卷了大部分地区,但依然没有阻挡大家高涨的出游热情。暑期以来,旅游市场出游数据加速释放,新业态亮点不断,延续了上半年旅游业全面复苏向上的发展态势。  2023年的旅游复苏正式进入下半场,暑期旅游也即将走过“热腾腾”的一个月。那么,一个月以来,行业出现了哪些新特点?又释放出了哪些新信

王磊:打造“好客山东”升级版

4月26日上午,2024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在临沂召开。会上,山东省文旅厅厅长王磊表示,省文旅厅大力实施文旅高质量发展行动,聚力打造“好客山东”升级版,呈现出发展动能强、供需两端旺、管理服务优、品牌形象靓的喜人局面。王磊说,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构建“1+N”政策保障体系。2023年省文旅厅集中推介招商46个文旅项目,投资总额达1

中国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专家解读)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 斌美国外交学者网站报道称,对中国城市居民来说,乡村游成为新热潮。近年来,到乡村旅游的游客数量保持高速增长。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也关注到,中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促进农村地区和大众市场的消费。该媒体援引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的话称,旅游业复苏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新加坡《海峡时报》则聚焦贵州省榕江县的乡村超级足球联赛(简称“村超”)如何带动乡村旅游创新性发展。该媒体报

修旧“如旧”“如新”,就是好的古城保护吗?

行走于中国的大街小巷,很难不在抬头转身间与历史街区、古老建筑相逢,触及对其保护利用的思索。民间常谈论“修旧如新”或“修旧如旧”,但这二者是古建筑的科学保护方式吗?搬迁居民、打造景区是否是历史街区的最佳归宿?恰当的古城保护究竟该如何进行?东西方有哪些经验?中新社“东西问”近日就此独家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探讨上述话题。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记者:“历史文化古城保护

专家解读“旅游搭子”何种情形下发生危险需担责

“我一个人还没出过远门,想趁暑假结束前找个‘旅游搭子’,一起出去吃吃玩玩,拍照打卡。”前不久,来自山东济南的王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篇寻找“旅游搭子”的帖子,并顺利找到“搭子”。两人从制定旅游攻略、准备出行装备,到结伴旅游,合作得很愉快。所谓“旅游搭子”,即搭伴去旅游的人,旅游费用平摊。《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当下“旅游搭子”盛行,参与者大多是年轻人、学生,很多人认可“旅游搭子”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