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

光影制作+RAP,创新粤剧《马前覆水》首演成功

南都讯 记者黄璐7月11日晚七点半,由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资助的“粤剧名家精品剧目传演”——粤剧《马前覆水》的演出钟声在深圳戏院准时敲响,伴随着现场观众满满的期待与掌声,帷幕徐徐拉开。该剧目由深圳市粤剧团青年导演胡家伟改编并执导,特邀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梁谷音担任艺术指导及传演人,更有一批优秀年轻主创加盟创作;国家二级演员谭兰燕、

北方昆曲剧院建院66周年 精彩剧目展现昆曲之美

闻 逸昆剧《长生殿》剧照出品方供图1957年6月,有着600多年辉煌历史的昆曲艺术在北京“落地生根”,北方昆曲剧院正式成立。2023年,北方昆曲剧院迎来建院66周年。值此之际,北方昆曲剧院推出众多精彩剧目,展现韵味浓厚、婉转动人的昆曲之美。作为长江以北唯一的专业昆曲艺术表演团体,北方昆曲剧院秉承“保护、传承、革新、发展”的艺术方针,以古今相因、革故鼎新为艺术创作思路,以弘扬北昆之豪放、取法南昆之绵

热门剧目一票难求 舞剧再掀观演热潮

本报记者 赖 睿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中,舞剧《骑兵》亮相。新华社记者 刘 磊摄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在新疆乌鲁木齐京剧院上演。新华社记者 王 菲摄日前,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终评在上海举办。入围终评的《热血当歌》《旗帜》《红楼梦》等8部舞剧精彩上演。其中,热门剧目销售火爆,甚至一票难求。这样的情形,正是当前舞剧市场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几年,随着《永不消逝的

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开幕:在光山播种戏剧艺术的种子

开幕式现场。中国儿艺供图人民网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刘颖颖)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产业发展司,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信阳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主办、光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在河南省光山县文化中心开幕。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以“在艺术的田野上一起奔跑”为主题,通过打造独具特色且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项目,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孩子之

原创民族歌剧《小老杨》首演

本报太原7月10日电(记者付明丽)近日,大型原创民族歌剧《小老杨》在山西太原首演。该剧讲述了右玉人民矢志不移把沙漠荒山变成塞上绿洲的感人故事,生动诠释了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  山西是民族歌剧重要发源地之一,曾经推出过《刘胡兰》《王贵与李香香》《赤叶河》等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民族歌剧。《小老杨》将山西民歌、戏曲等元素吸纳到歌

「何以中国」文脉颂中华·国潮少年派|国粹摇身变国潮,旧曲而今畅新声

  “念白抑扬含顿挫,唱腔委婉透激昂。”扮相英俊的老生捋着胡子讲起了故事,灵巧动人的花旦舞姿韵味十足,扮着花脸的丑行出场便引发满堂笑声……生旦净丑都是角,唱念做打不言苦。京剧的声音穿越千年,一出非遗好戏正在新时代舞台上演。  京剧作为我国影响巨大的戏曲剧种,背后有着众多的艺术支撑。一场京剧离不开京剧脸谱、京胡、灯光道具等的辅助,将这其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单独拿

2023上海夏季音乐节开幕

  7月7日拍摄的2023上海夏季音乐节开幕音乐会现场。  当日晚,2023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在一场充满太空感的音乐会中拉开帷幕。未来两周,主题为“世界有声,宇宙有光”的上海夏季音乐节将陆续推出多场演出并举办音乐快闪活动。  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来源:新华网

沂河之夜”小戏小剧巡演走进临沂市河东区

  琅琊新闻网讯7月7日晚,临沂市“沂河之夜”小戏小剧巡演走进河东区。《中秋夜》《重返孟良崮》《老兵》《河东一家人》《跟着共产党走》等5部精彩的小戏小剧轮番上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小戏小剧节目时间短、剧情发展相对较快,剧目主要以临沂人身边大小事及红色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感染力强,广受观众欢迎。  摄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玉兰绽香”演出季本周开幕,八台大戏进京展演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宣布从今年7月7日至12月17日,2023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玉兰绽香”演出季八部参演剧目将在北京上演,持续五个月时间。作为走出上海本地面向国内各地的品牌性演出季,上话曾于2013年、2015年和2017年分别在京推出“玉兰绽香”演出季。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军在通气会上致辞时表示:“今年是‘玉兰绽香’演出季第十年,上海话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举办艺术节

市民在艺术节现场体验传统手工艺。 主办方供图  身穿汉服的姑娘翩翩起舞,天真可爱的孩子在老北京“拉洋片”机旁流连忘返,潮流青年在艺术品摊位前为亲友挑选独特的礼物……日前,第十一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艺”起来艺术节在前门·书香世业主题街区举办,为市民带来一场内容丰富、参与感强的文化艺术嘉年华。  当潮玩文创、艺术周边、创意家居等潮流元素遇见花样手作、非遗技艺、

“梅花”领衔展演 福建推出约100场惠民演出

越剧《唐琬》上演,唐琬由国家一级演员郑全(右)饰演,陆游则由国家一级演员陈丽宇(左)饰演。 吕明 摄  中新网福州7月3日电 (叶秋云)7月3日晚,由国家一级演员、新科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郑全领衔主演的越剧《唐琬》在福州芳华剧院上演。  这是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策划推出的“为人民绽放”福建省梅花奖演员演出季的活动之一。6月底至8月,福建省文化

原创黄梅戏《第一山》在江苏南京上演

  演员在黄梅戏《第一山》中表演(7月2日摄)。  7月2日,原创大运河题材黄梅戏《第一山》在江苏大剧院上演。据介绍,《第一山》由江苏省盱眙县黄梅剧团创排演出,全剧以苏轼游览隋唐大运河地标之一“第一山”、挥毫而就《行香子》为切入点,展现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演员在黄梅戏《第一山》中表演(7月

戏曲舞台上的“阿庆嫂”为何历久弥新?

戏曲舞台上的“阿庆嫂”如何成为观众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沪剧和京剧《沙家浜》是如何创造了这一经典的艺术形象?7月2日,“书文戏理”系列讲座第五讲《这个女人不寻常——沪剧和京剧舞台上的阿庆嫂》在上海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群乐剧场举行。沪剧名家陈甦萍、京剧名家赵群和主持人张源带领观众深入解读《沙家浜》中阿庆嫂的舞台塑造和背后真实的历史。1939年,新四军转移时,郭建光等18名伤病员留在阳澄湖畔的沙家浜,他们同以

戏曲创新 从源头活水到海纳百川

戏曲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市场价值越来越被重视。广大戏曲工作者不但努力保护、传承戏曲艺术,也在为戏曲艺术融入社会、表现生活不懈努力。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借助现代营销手段和传播方式传播戏曲艺术、用跨界融合的创作理念进行艺术尝试,已经成为不容小觑的新兴力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下,如何坚持戏曲艺术守正创新,更好地与时代、与年轻人接轨?这是需要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