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中华古文明的视觉史诗:郭泰来以当代彩墨重构“上古三经”

——迟来的祝贺:图书《山海经》荣获“出版奖” 现代艺术大师郭泰来先生以其恢宏的“上古三经”绘画系列,完成了一场他与先贤智者们跨越数千年的文明对话。《山海经》荣获第五届香港出版双年奖的“出版奖”,这一荣誉不仅标志着该艺术作品在出版界的卓越成就,而且通过香港出版双年奖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为该作品的后续推广和文化交流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行业获奖已属不易,跨界获奖就更

"重阳雅集·墨韵飘香"重阳节书画活动在山东华一世纪健康管理中心举办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2025年10月27日,在这满载丰收喜悦与敬老温情的重阳佳节来临之际,"重阳雅集·墨韵飘香"重阳节书画活动在山东华一世纪健康管理中心举办。华一世纪作为以干细胞与免疫细胞技术为核心的大健康服务商,不仅在健康领域整合了基因检测、细胞疗法、中医养生、医美抗衰的完整产业链,更始终秉持“科技赋能健康,文化传递温度”的理念,借此次书画活动,让大家在笔墨丹青间感受了传统文化魅力。出席活动的领

两个世纪灵魂共振;毕加索郭泰来各领风骚一百年

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 郭泰来“西有毕加索,东有郭泰来”去年就开始热炒,至今热度未尽。这个话题至少表明,郭泰来如同百年前的毕加索,已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并创立了堪比毕加索“立体主义”地位的“永生主义”体系。他创立的“永生主义”全美学体系,不仅标志着他个人艺术历程的重大转折,也是整个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具有里程碑地位。这也象征着东方现代艺术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正如张大千以

第7座南宋帝后陵!浙江绍兴宋六陵考古,再现重大突破

  考古现场。图片来源于共享联盟·绍兴  在层峦叠翠的雾连山深处,浙江绍兴宋六陵考古传来新惊喜:宋六陵北陵区发现首座帝后陵“石藏子”。这是考古人员在宋六陵范围内发掘的第七座皇家陵墓墓室,意味着史书记载中“七帝七后”共十四陵的宏大格局,已有一半重见天日。&em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活动在贵州丹寨开幕

9月16日,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与时代同行”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非遗小镇正式拉开帷幕,活动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非遗保护人员和现场数万名群众参加活动。(来源: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

再添4处!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已达42项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黑龙江首次革命文物考古揭开东北抗联密营真相

自2024年6月考古发掘项目启动以来,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的鸡冠山东北抗日联军密营遗址迎来首次系统性考古发掘。记者从8月20日在木兰举行的考古发现公布仪式上了解到,此次发掘面积达1000平方米,共布设7个探方,发现遗物3724件,为深入研究东北抗联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来源:新华社)

把生活搬上舞台,为人民和时代放歌

  柳子戏《大河粮仓》剧照。  近日,第十三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在济南、烟台、临沂、滨州和菏泽举办。活动重点汇聚近三年来我省新创作推出的众多优秀文艺作品,质量为先,突出惠民,戏曲、音乐剧、舞剧等品类丰富多元,可以说是齐鲁文艺百花的一次集中绽放,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艺

《红楼梦》与大运河有何文化渊源?

三百年前,康熙皇帝曾沿大运河数次南下。深得他信任的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御史曹寅,在南京、苏州、扬州等地奔劳,以确保接驾事务万全无虞。几百年后,这样“银子花得跟淌海水一般”的皇家巡行在当地留下来许多可供追思的历史遗迹,当然也留下了诸多故事,曹寅的孙子曹雪芹也将清帝南巡所经过的城市、所发生的故事编织进《红楼梦》。图1 扬州瘦西湖夜景(高丹 摄)“扬州旧梦久已觉”,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运通道之一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呈现中华文化大餐

新华社↑6月27日,在曲阜孔庙,工作人员在展示拓片制作。当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期间,曲阜孔庙再现开城、开庙仪式,并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演,为中外与会嘉宾和游客呈现了一道文化大餐。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6月27日,在曲阜孔庙,工作人员在开城仪式上表演。↑6月27日,在曲阜孔庙,嘉宾和游客在聆听孩子们诵读《论语》。↑6月27日,在曲阜孔庙,工作人员在开城仪式上表演。↑6月27日,参加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办

5月12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介绍,今年中国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集中展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来源: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

山西贾寨遗址发现庙底沟二期文化房址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2日对外发布山西阳城贾寨遗址发掘资料,该遗址发现庙底沟二期文化房址,出土圈足杯、玉环等遗物,是晋东南地区首次发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与庙底沟二期文化交流互动的直接证据。(来源:中国新闻网)

匠心传承!一场特殊的技能大赛

10月22日,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2024年山东省文物职业技能竞赛暨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在济宁曲阜开幕。171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各展所长。  本次大赛是山东文博行业规格最高、参与范围最广的职业技能竞赛。参赛人员包括山东省从事文物修复工作、考古工作的专业人员和

新疆千年丝路上的罗马式公共浴场

作者 苟继鹏一千年前的公共浴场就已具备“地暖系统”了?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的唐朝墩古城遗址内,一座带有浓郁罗马风情的公共浴场曾在往来丝绸之路的商旅中掀起“沐浴之风”。图为2023年5月拍摄,天山脚下的唐朝墩古城遗址。(受访者供图)该古城为始建于公元7世纪的唐朝蒲类县城遗址,曾是丝绸之路新北道东端一处重要的军政建置和交通枢纽,毗邻当时的北庭都护府。遗址内罗马式浴场的发现在中国境内是首次。“这

内蒙古敖汉西大梁遗址展开正式发掘

俯瞰敖汉西大梁遗址发掘现场(7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  近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的西大梁遗址正式展开考古发掘。本次发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赤峰学院和敖汉博物馆等单位承担发掘任务。计划发掘遗址面积500平米,将通过全面的钻探发掘,初步探明西大梁遗址的地层堆积、遗迹分布,了解遗址文化性质、分期与年代等情况。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