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厉彦林先生作品有感系列之《春天住在我的村庄》 作者:康有乐
春天住在我的村庄,古今中外,老少皆宜,这是一个多么美妙而又动听的名字,从来没有任何一位作家写的如此亲近,如此玲珑。让人一眼就盯上了,一看就爱不释手,更何况,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温婉如玉。女儿读过,羡慕的不得了,吵闹着要我带她回老家,带她去寻找乡村的每一寸故事,我知道,她是读的入了神。儿子也读过,从小在城里长大的他,通过阅读厉老师的书,在心里默默的埋下了思乡的种子,我带他回去的时候,他喜欢远眺着山,近看着水,若有所思,我也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是在想着,厉老师的春天住在哪里。他们都想着,春天就住在先辈们耕耘的乡村里,就住在每一位读者的心灵里。这篇文章的魅力已完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反复回味,奥妙无穷。
换言之,厉老师在这篇文章里,以最灵动的题目,最引人注目的文字,从外到内,从早到晚,从雨到晴,从三个层面依次描绘了一幅幅水朦纱,纱朦水的秀美画卷,这一幅幅画卷,怎么看怎么美,怎么想都难以自拔。读来只想拥一缕余晖, 品味这份乡间的温柔与静谧。厉老师首先从外到内,以顺序的手法,由远及近,迈着轻巧的步伐,写了外围风光,把画卷徐徐展开。随后,又从早写到晚,沁着泥土的芬芳,和着小草的呢喃,腾着袅袅的炊烟,把春天写进平凡人的一日三餐里。然后还觉着写的不够,不尽兴。再从雨到晴,把春天的韵味又品了又品。让读者感觉到,在这个季节里,虽然没有夏的热烈,却有脉脉含情;虽然没有秋的绚丽,却有七彩斑斓;虽然没有冬的料峭,却有暗香疏影。没有哪一天比得上如此“秀色可餐”。正是应了最好的景,“烟笼寒水月笼沙,最美春色到我家”。无论是按照地理位置的顺序,还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或者是气候的顺序,厉老师把这种美,写到了细致和极致。每一位中国人,乃至西方人,都会喜欢上这种舞动着神韵的美,这种秀色可餐的美。这种美,看在眼里,目之所及,尽收眼底,看在眼里都拔不出来,收在心底就会刻上烙印。这种美,浸透在心底,心之所愿,皆为过往,一切都跳动在心灵里。
厉老师作品的特点就是,美而不言,美而不语,让我们细细的品。因为厉老师描写的美,美的是精神,美的是内涵。精神是有骨肉的,他不单单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更是我们整个世界的。“小麦在风中你推我搡,正忙着蹿个儿和灌浆;黄色的油菜花,身披暖洋洋的阳光,携手跳着舞蹈”。“故乡虽然土地贫瘠,村民就是生生不息的庄稼,在一茬一茬、一年一年的生长”。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小麦、油菜花人格化,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者对村庄、多故乡的热爱和思念跃然纸上。总书记说过,“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听得懂乡音,记得住乡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是胸怀,就是国之大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即要保持国家和民族独立性的同时,也应当胸怀宽广,有世界的眼光,全球的观点。春天住在我的村庄,也住在你的村庄,更住在他的村庄。春天无处不在,人生无处不春天。朴素的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己之心灵之美到世界之美,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美,才有了春的气息,春的希翼。“春天住在我的村庄”,这是一句多么清新、素朴而内涵深厚的诗句。它又是全书精当、简练、画龙点睛的引子;同时,从一定意义上说,又大致能够概括《春天住在我的村庄》的风格。通过他的文字,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感染力和穿透力都无可企及,这就是最好的春天。
厉老师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描绘了生活的画卷,同时也传递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这种美,古典的美,草色遥看近却无。这种美,绽放的美,雪莱、高尔基都描写过,就像高飞的海燕,搏击着海天盛筵。这种美,古今中外,老少皆宜,都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这种美,无论怎么写都不可企及,就像是旅游界的“只有”系列,也只此华章,在厉彦林老师的生花妙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