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厉彦林先生作品系列之:谁能看到《城市低处的灯光》
作者:康有乐
华灯初上,站在高处俯瞰,与城市融为一体的灯光是每座城市璀璨的形象名片。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笔者有幸夜游上海滩,导游小姐介绍说:夜景是上海的第一张名片,怎么形容上海的夜景呢?如果说白天的上海是一位卸了妆的村姑,那夜上海便是一位浓妆艳抹的舞女。现如今,随着城市更新,高楼林立,如海底丛生的珊瑚树,夜间也变得流光溢彩起来。笔者十三岁那年才得以进城,那是由毛阿敏、郁钧剑、蔡国庆、李玲玉、杭天琪、屠洪刚等高唱“恋曲一九九零”“九零就灵”的那一年,那时这几位歌唱家都是花一样的年纪,现在都成了爷爷辈了。当时是改革开放的大繁荣时期,喇叭裤、流行歌、迪斯科充满街头。但是同样,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古惑仔、打群架、拜把子,等等。我在第一篇习作中不由自主的写了一句话:“我从大山里走来,从家乡的牛蹄窝窝里爬出来,走进这繁华的都市。不知道那城市的街头,闪烁的霓虹灯下,隐藏着多少不齿和肮脏”。现在回想起来,风轻云淡,世事变迁,人来人往中,不由得又换了容颜。
痛痛快快的读完厉彦林老师的《城市低处的灯光》,就像当年第一次进城,读厉老师的这篇文章,和读他别的文章是不同的,必须得痛痛快快的读。
厉老师文章中写到,“仰望是一种境界,俯视也是一种姿态。所谓低处的风景,并不是尊严的低下,人格的卑微”。这是在山顶处凝望城市的低洼,从空间的高低,夜晚灯光的强弱这两个角度切入,在赞美城市高处灯景璀璨绚丽的同时,留心到了城市低处迟钝幽微的光亮,书写了城市底层的鲜活世界。
厉老师文章中写到,“普通民众夹杂在城市的高处和低处之间。在城市里总是存在贫穷与富有、强势与弱势、聪慧与愚昧、高尚与卑劣的鲜明对比。”这段话体现了厉老师高屋建瓴的,透视的思考。笔者在想,厉老师的文字不是机械的、冰冷的,是有筋骨,有温度的,充满激情与力量,能给生活在城市低处的人一丝真情与亮光,这就是厉彦林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用贴切、自然、饱含真情的文字守住自己的精神故乡。
厉老师文章中写到,“城中村”,就是高楼大厦把原来的农村“包围”在城市中,它是城市低处的浓缩包,为城市文明提供着生存根基。“城中村”,普遍是城市中独特而又尴尬的地方,低矮、低调、低落地养育着万千百姓,延续着底层的血脉。其实这是一批批普通人赖以生存的地方,或者说是他们夹在城市缝隙的古老“家乡”。正如《城市低处的灯光》中所写:“就空间而言,高处有高处的威仪,低处有低处的风景。低处自然有独特的个性,同样有令人敬畏的精神与力量!”生活在城市低处的人们有其自己的生活形态和方式,他们虽然困难、弱势、辛劳,却也拥有自己的快乐。遥想当年,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里才是新中国诞生的摇篮,亦或是嗷嗷待乳的暖床。
在如此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膜拜金钱至上、娱乐至上的文化中,人心的变异令人咋舌。城市寸土寸金,乍看上去,城市是钢筋、水泥垒砌的混合物,坚硬威严的楼房一直往天空生长,是否也渴望阳光与温度。
城市是坚硬的,人心是柔软的;建筑是冰冷的,心灵是温热的。城市迅速发展这么多年,我们的血依然是热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城市应当反思什么?反哺什么?这是不是时代之思?时代之问?
我们很欣喜的看到,高灯下亮,是最浅显的道理,高尚的文学与低处的人生都是处于同样的纬度。2018年,女儿写过三篇《夜的灯》,记录了她高中晚自习回家在学校、在路上、在家门口的种种普通人,正是用稚嫩的笔触,记录书写了平凡的生活之路。就好像在厉老师的文学现象里,他没有着力去刻画底层生活的艰辛,而是心入情入,平静、真实、内敛地书写人生、人性和乡土中国。这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入到生活本真中的美学力量,流露出一种扎根大地、奋力前行的思想姿态。这些散发着哲理之光的思想,引导青少年学生甚至是成年人不能光会抬头仰望,更要学会低头思考,学会关注平凡生活世界,回到平凡生活的内部,学会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在最普通、最广大的百姓视野中,寻找实现梦想的路径。
正如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所讲:“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一起努力,不断提升社会建设和治理水平,持续营造和谐包容的氛围,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