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成都古镇众多,夹关古镇你绝对没去过

在成都西南方向有一处景色优美气候湿润的村庄,身处啄子山和胡大岩之间,才有了夹关古镇的名字,整个古镇处于丘陵地带,中间还有白沫江穿行而过,这里的山和水都是真实存在,并没有人工建造的痕迹,南宋名人也在这个地方停留了很长时间,古时候这里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也是茶马古道的关键节点,两千多年的时间匆匆而过,山川草木早就已经枯萎了,就连房子上的漆都脱落了,好在留下了些许痕迹,比如驿道、古桥、寺庙,过去这里人

陶寺遗址博物馆将于11月12日开馆

记者从11月6日国家文物局在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将于2024年11月12日正式开放,面向公众集中呈现陶寺遗址考古研究成果。据介绍,博物馆是依托陶寺文化建设的一座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将展出陶寺出土的陶器、玉器等文物230件(套),全面展示距今4300年至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来源:新华社)

你去过南京最大的古民用建筑群吗?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历代文人的笔墨总是对“杨柳”情有所钟常用它来描绘水乡山村、田园诗画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南京江宁有一处缘水而建的杨柳村在湖光山色之间一座座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的高门深宅掩映其中南京地区民用建筑中历史最久、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住宅建筑群——杨柳村古建筑群就位于这里地处上秦淮河

陕西考古发现唐代太仓粮仓11座

记者11月9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为配合基本建设,202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陕西西安大白杨唐代粮仓遗址相关区域进行考古,共清理汉代墓葬80座、沟1条,唐代粮仓11座,明清井2座。(来源:央视新闻)

香港首次发现恐龙化石

10月23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并举行简报会,宣布2024年3月,渔护署于赤洲岛发现疑似古生物化石,经研究后,确认为恐龙化石,初步估计属于白垩纪时期。(来源:中国新闻网)

数字薪火队:数字手段为春节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的当下,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的青年学子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他们将目光聚焦于烟台市福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泰安市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以及藁城宫灯博物馆,借助数字技术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春节文化调研实践活动,为传统年俗的活态传承注入了青春的强劲动力。胶东福地:解码年俗里的文化基因在烟台市福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烟台调研小组一头扎进文化馆,在春节

山东18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和那些惊艳世界的镇馆之宝

博物馆成“顶流”。山东18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和那些惊艳世界的镇馆之宝,你打卡过几家?2023-05-18 23:55博物馆成“顶流”。山东18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和那些惊艳世界的镇馆之宝,你打卡过几家?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将今年的主题定为“博物馆、可持续性和美好生活”,强调了博物馆在增进人的福祉和推进社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将博物馆与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及社会的团结包容结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4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现场,评审团公布评选结果。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月24日在北京揭晓。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址、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入选。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持续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山东21次、24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近年来,山东深入组织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山东课题研究,跋山遗址、赵家徐姚遗址、岗上遗址、西孟庄遗址、稷下学宫遗址、琅琊台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在实证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构建山东古代历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累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1次、项目24项。1山东城子崖龙山与岳石文化遗址获奖年度:1990时代:龙山、岳石文化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山东后李春秋车马坑和

“一代女皇武则天展”在荷兰国家陶瓷博物馆开幕

日前,由中荷两国文物机构合作举办的“一代女皇武则天展”在荷兰国家陶瓷博物馆开幕。来自中国驻荷兰大使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荷兰弗里斯兰省政府及荷中友好协会的嘉宾出席了开幕式。(来源:新华社)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年轻人为何爱上博物馆?

  当前,年轻人中“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年轻人分享打卡博物馆的体验,线下打卡展览、线上云逛博物馆成为年轻人的一种休闲、社交、生活方式。  某短视频平台《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中显示,00后中爱看博物馆相关视频的人,相较其他年龄占比更大。据有关平台统计,关注博物馆信息人群中,18~30岁的总占比近50%。  除了线上密

新泰市集中新发现7处旧石器遗址

山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题调查启动后,新泰市迅速组建专题调查组,综合研判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历史文献及既往普查数据,科学制定多维度调查方案,重点锁定柴汶河流域阶地,为专题调查奠定工作基础。  山东大学旧石器遗址专题调查队近日进驻新泰,联合地方普查队组成三个调查组,对柴汶河流域及周边水库区展开拉网式调查。该区域因第四纪地质运动形成的多级阶地及古河道沉积层,具备旧石器文化层埋藏的独

京津冀三地民乐团合奏民族交响诗《大运河》

这是6月14日拍摄的演出现场。当日,作为首届天津音乐节期间的重要演出之一,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北京民族乐团、河北民族乐团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合作演绎民族交响诗《大运河》。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这是6月14日拍摄的演出现场。当日,作为首届天津音乐节期间的重要演出之一,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北京民族乐团、河北民族乐团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合作演绎民族交响诗《大运河》。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这是6月14日拍

山东:让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

发布时间: 2023- 05- 26 18: 26点击次▲ “文物修复师”开展文物修复工作本报驻山东记者 孙丛丛 文/图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深入实施,“海岱考古”品牌持续擦亮,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文旅系统深入推动文物资源与旅游、科技、文创等融合发展,让文化遗产更好地活在当下,为提高公共文化品质、添彩美好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发挥重要作用。连日来,在

艺术展现愚公移山故事

朱悦华  音乐剧《愚公移山》开场,一曲《我是愚公》一下抓住了观众的心。王屋山莽莽苍苍起中原,站在白云之下、济水之源的老愚公呼之欲出。前不久,该剧在中央歌剧院首演,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被打造成100多分钟的舞台说唱表演。  音乐剧《愚公移山》以丰富想象力,打破时空界限,将神话、历史、现实相互融通,编织了一个多线并行、容纳古今的故事结构与艺术空间